【聚焦】2020國際花生產業大會暨花生文化交流研討會在河南正陽開幕

              作者:admin 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20-09-22     瀏覽次數:1020    

              9月21日,為期兩天的2020國際花生產業大會暨花生文化交流研討會在“中國花生之都”——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拉開序幕。會議旨在借力“一帶一路”,助力花生走向國際,絲路帆遠,花生書寫精彩。

              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全國政協常委王健,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全國政協參政議政特聘專家、原國家質監總局副局長劉平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大衛,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成員、中國營養食品保健協會會長邊振甲,中國糧油學會理事長張桂鳳,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副會長曾廣超,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局原局長劉冠峰,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河南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俊忠,河南省駐馬店市委書記陳星,河南省駐馬店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朱是西,河南省駐馬店市政協副主席、正陽縣委書記劉艷麗以及來自世界花生主產國的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可薩達、塞內加爾一等參贊阿瑪度·恩迪亞耶等和相關地方領導及企業代表、外方嘉賓出席了本次文化交流研討會。

              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偉大構想以來,我國與沿線國家農業合作大步前行。面對“買全球、賣全球、引進來、走出去”的全球化格局,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大潮,已成為區域農業鏈接世界的大勢主流。為進一步加強“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促進國際農業產業、農業品牌的交流,在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中國糧油學會、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下,由河南省農科院、河南省駐馬店市人民政府主辦,河南省正陽縣人民政府、中國國家品牌網、中國糧油學會花生食品分會共同承辦本次2020國際花生產業大會暨花生文化交流研討會,為支持和推動“一帶一路”國際農業戰略研究、政策建言、輿論引導、公共外交等做出實際行動。朱是西主持開幕式。


              在國際花生產業主論壇中,駐馬店市委書記陳星,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全國政協常委王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大衛,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中國營養食品保健協會會長邊振甲,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局原局長劉冠峰,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河南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中國糧油學會理事長張桂鳳,路易斯·可薩達秘魯駐華大使等分別上臺作了精彩的致辭。

              陳星在致辭中指出,駐馬店因歷史上設皇家驛站而得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稱。駐馬店交通便利、區位優越;駐馬店山水秀美、生態宜居;駐馬店物產豐富、保障有力;駐馬店充滿活力、蓬勃發展。


              駐馬店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搶抓國家實施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和淮河生態經濟帶戰略的重大機遇,以脫貧攻堅為統領,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強化科技引領,突出“三鏈同構”,努力把“正陽花生”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響,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奮力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為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和實現中國夢增色添彩、貢獻力量。

              王健在致辭中說,400多年前,原產于秘魯的花生承載著人們的美好向往,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并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開啟了中秘兩國親如兄弟的友好往來,結下了中秘之間世代傳承的深厚情誼。7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如今,中國花生產量、進出口貿易量均居世界首位,已經成為花生生產、加工和貿易大國。我們十分堅信: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圖偉業中,花生產業必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花生之路必將越走越寬闊。衷心希望:此次活動能夠進一步凝聚關注老區的目光、奉獻老區的愛心、建設老區的力量,推動花生產業融合發展,助力大別山老區振興發展。我們充滿信心:正陽培育的花生產業發展模式,是發揮區域優勢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特色經濟的有益探索,一定能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為農業轉型發展打造新亮點,為產業融合發展創建新載體,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新支撐。張大衛在致辭中指出,花生產業對全國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特別是在當前雙循環格局下,正陽縣走在了時代的前沿。依托自身優勢資源,正陽縣形成了完備的花生生產體系和閉環產業鏈,走出一條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道路,發展高油酸花生種植對解決食用油和飼料依賴進口和短缺國際性問題有很大的意義。首先,正陽縣打造了以花生產業為特色的全產業鏈,支撐了縣域經濟發展,助推了鄉村振興,促進了全國油料產業的發展。其次,正陽花生具有共享經濟的特征,正陽花生這一區域公用農產品品牌的產業化、信息化、標準化,給農民、企業帶來了新機遇,將會推動社會變革出現新業態新模式。最后,正陽發展品牌經濟成為繁榮縣域經濟的強大推動力量,已經成為使農村生產要素特別是優勢生產要素資源和城市資本對接的強有力紐帶,帶來了大量的城市資本下鄉實現鄉村振興。

              路易斯·可薩達在致辭中說,秘魯和中國有很深的淵源,結下了深厚的友誼,400年前花生從秘魯傳到中國并在中國發展壯大,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花生生產國,花生系列農產品有189多種品類運用到不同的美食中。秘魯有8%人民是中國血統,在全球化背景下,希望雙方增強交流合作,增進文化交流促進兩國友誼源遠流長。

              阿根廷花生理事會和塞內加爾農業研究所的專家們,發來視頻致辭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在主論壇的第二個階段,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糧油學會花生食品分會會長王強研究員,倡議啟動國際大科學計劃“全球花生加工品質評價與基礎數據庫構建”,并宣讀倡議書,旨在有效整合全球資源、實現信息數據共享,推動全球花生產業健康發展。

              隨后,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河南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可薩達、中國糧油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莉蓉秘書長、中國糧油學會花生食品分會會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長王強、益海嘉里總監姜元榮、魯花集團副總裁杜祖波,共同上臺啟動國際大科學計劃,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全國政協參政議政特聘專家、原國家質監總局副局長劉平均做了主旨發言。


              會后,與會領導和嘉賓來到花生天地、魯花濃香花生油有限公司、中國·正陽花生博物館參加了花生產業觀摩交流活動。

              據悉,此次論壇分為國際花生產業發展論壇主論壇和世界花生文化傳播討暨正陽花生地理標志品牌建設、花生產業科技創新與發展兩個分論壇。



              亚洲无码中文不卡顿,亚洲精品无码视频福利,亚洲永品精无码精无,黄色一级片无码免费